第1013章魏国科技***?-《大魏霸主》
第(2/3)页
听到这事情的原因,刘牢之对身边的亲卫道:“你告诉普利军和潘地亚军的将领,他们怎么做老子不管,但是别让老子看到这肮脏的一幕,否则老子的刀可不认人!”
谢玄眯起眼睛环视四周,低声道:“这次大获全胜。虎头你有没有发现,这里紫檀木可多了点!”
“马上就会不多了!”刘牢之贼笑道:“我已经命仆从军砍伐所有的紫檀木,有多少要多少,反正老子也不白要,十文钱一方呢。”
“靠!”谢玄跟着冉明也学会了爆粗口,谢玄指着刘牢之的鼻子道:“你还好意思说,一方十文钱,在魏国一方紫檀木十金都不止,这可是一万倍的暴利,再说你这种砍法,恐怕要不少多久,紫檀木该砍绝种了。”
“绝种就绝种吧,这与我何干?”刘牢之不以为然的道:“反正我又没有砍下一颗?陛下可是非常喜欢紫檀木的,我知道他有一个笔筒,平时宝贝的不得了,你说如果我送给陛下一个用紫檀木建筑的宫殿,陛下会不会给我升成中将?”
“晋升不晋升中将我不知道。”谢玄笑道:“可是我却知道你如果敢送,御史大夫肯定会把你弹劾成筛子”!
魏国的藩属国,和中国历史上的那些藩属国完全不一样,唯一相同的就是一个名字,同样都是藩属国。魏国对普利王国和潘地亚王国这两个藩属国,都是采取军事、文化、政治、经济等全方位的控制。
也不是说拿这些藩国王当傀儡,至少他们在对内治理,特别是在魏国要求的框架内,完全有足够多的自主权。政治制度是按照魏国的制度照搬,普利王国和潘地亚王国都是采取州、郡、县三级行政制度,甲、保、镇三级辅助行政管理系统。藩属国的州设刺史、别驾、长史,郡设太守、都尉、郡丞,县设令、丞和主薄。
至于军队也完全抛弃了笈多风格的塞那、普利特那、阿克绍希尼等编制,而是改成了魏国新式军制,其中普利王国全国编制六个主力步兵师,六个警备师,两个骑兵师,一个直属战象团。其中警备师编制采小编制,整个师满编只有九千余人。而潘迪亚王国则整编为五个主力步兵师一个骑兵师,和一个战象直属团。其中普利王国和潘地亚王国军队装备,都是采取魏国淘汰的装备,当然这些都是两国出资购买的,而且价格还不低。至于魏国装备的弩机和火器,当然不会给两国仆从军装备的。
两国军队平时受魏国驻两国总督府负责训练,战时必须接受总督府指挥作战。总督府总督有权在军法框架内,处置所有仆从军将领,哪怕是普利王国高级将领,类似魏国的大将军,只要不遵守刘牢之的命令,刘牢之也可以直接处斩他。
不过,魏国对藩属国可不像后世西方那些列强对待其殖民地,魏国商人对两国的资源开发,都是采取二成产出直接上交两国国王,所需要的劳工,除了战俘之外,其平民也是发放薪水,而且薪资水平在两国属于高薪职业,随着两国各种资源的开发,大量亲魏工人和商人阶级开始出现了,魏国控制的每一个矿场,都会经而易举的带动当地的经济繁荣。
这样以来,非但没有引起当地人的反感,从地方官员到平民百姓,多少都受到了魏国商人带来的好处。那些魏国商人也不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,他们偶尔会给当地贫困百姓送些廉价的麻布或是食物,给地方官员也大开方面之门,比如帮助地方官员的子女送到魏国留学,帮助这些地方官员在魏国购置房产或是置业。
特别是魏国为了增加对两国的文化影响,毕竟两国可不是中华传统藩属国,对华夏文化可没有什么认同感。所以在这文化输出方面,魏国可是不遗余力。大量各式各样的美食、服装以及家具都开始涌入普利王国和潘地亚王国,质优价廉,很快就占据了两国消费市场的主流。
黄帝纪元4796年3月18日,普、潘联军在完胜安得拉邦军队后,迅速出击,快速瓜分了安得拉邦二十三个城的十七个城。把兵锋推进到了克里希纳河沿线。其中普利王国获得包括古德伯在内的十个城,维兹亚那格兰在内的七个城。在三月十八日,普、潘联军转入防御阶段,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,抢占再多领地,一旦没有能力守住也是枉然。和泰米尔纳德邦情况非常不一样,整个泰米尔纳德邦是以泰米尔人为主体民族,可安得拉邦则是甘蔗族人、毗诃陂罗耶那人、娑兰迦耶那人、毗湿奴昆迪人、瓦卡塔卡人、帕拉瓦人、阿难陀陀罗人、羯陵伽人等八强林立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