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虽说老师少,生源也奇缺,基本都是附近十里八乡过来的贫困学生,连着学费都给打了半价。 用祝倩的话说,“大叔,你这不是办学校,整个儿一个希望工程嘛。” 我笑笑,没有吭声。 可不是嘛,就这么经营,我不就是在做慈善么? 当然,祝倩没有丝毫取笑的意思,事实上,这丫头对我的做法很是认同。 “陆朋,我真幸运,遇见了你。” 陡然间,从她嘴里冒出这么一句,我一听,愣住了。 这丫头,平时不带这么讲话的,说句玩笑话,她不挤兑我,算阿弥陀佛,可今儿也不知哪根筋搭错了,瞅着意思,有点夸人的味道。 于是呢,我赶紧打住。 “停!您老人家先别夸我,怎么觉着有种不详的预感呢,得嘞,您呐,有什么难听的,赶紧说,糖衣炮弹,咱可扛不住。” 祝倩一听,眼睛瞪得老大。 “什么意思?合着我真心夸你,还不领情。你这人就是怪,看来坏人当惯了,确实不习惯。” 大家说的都玩笑话,祝倩意思,其实我懂。 只不过我俩都一个德行,煽情的话说不来。许多感动,藏在嬉笑怒骂间,成了水,生了根,融在血液里。 但是无论如何,咱毕竟不是办慈善。 一来,没有做慈善的资本;二来,我一直认为,真正的慈善,一定得是可持续发展的,就我们这种减免学费半招生的方式,用不了多久,这学校早晚关门。 所以呢,当下之急,反倒不是老师的问题,而是招生的难题。 讲到招生,全中国现在有种说法。 那便是不少家长,都有种惯性思维,一提民办学校,那绝逼是野鸡大学,更有甚者,有些人直接称之为托管所。 只是这个托管所,跟平时我们见过的那种幼儿园不同,潜台词就一句话:但凡家里管不着的,或者没人管的顽劣少年,直接送民办学校就读,至少不会给社会造成什么危害。 讲真,之前我也有这种思维,毕竟,前几年在外面,也见过类似的这种民办学校,确实里头学生良莠不齐,鱼龙混杂。 打架斗殴的,游戏成瘾的,甚至不排除有社会上的混混,一座学校,好比一所监狱,没什么差别。 但是现在,真做了这行,我很多观念完全变了,说实话,有种悲哀,有点无奈。 第(2/3)页